《凡卡》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2 11:28:03
《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凡卡》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凡卡》教学反思1

近日,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例大教研”活动。我们五年级组的课题是《凡卡》。《凡卡》是第六单元是“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凡卡》一文叙述了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九岁的凡卡在圣诞节的前夜趁老板、老板娘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课文的结尾以凡卡做梦的形式反衬了凡卡的悲惨遭遇,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激起了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检查预习。

三、品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悲惨。

让学生通过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可怜,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等动作,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让学生体会凡卡多么可怜!然后通过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走进凡卡的内心,理解凡卡的可怜,感受当时社会的黑暗。通过理解凡卡的挨饿、谁不好觉,让学生感受9岁的凡卡在老板的家里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凡卡的悲惨的生活。

四、自学结尾、感受美梦难圆

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让学生交流。

美好的梦总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可怜的凡卡悲惨的命运将会继续。教学本课后,我有以下的感受: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本篇课文的历史背景离学生比较遥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理解凡卡生活的环境。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首先我让学生们交流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情况,让学生了解在沙俄的统治下,俄国人民所处的悲惨状态。这样,我班的学生就很快地融入到了课文中,课堂效果比较好。

二、注重朗读,体验情感

《凡卡》这篇课文虽然较长,我对课文的重点部分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样对凡卡的痛苦生活才能体会得更深刻。比如凡卡的信要读出他生活的悲惨、痛苦,读出凡卡的可怜,读出我们对凡卡的同情。对于信之外的回忆乡村生活的段落,可以与信的内容对比着读,要指导学生读出乡村的生活虽然贫苦,但在凡卡的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读出凡卡在乡下的快乐。这更烘托出凡卡的可怜。

《凡卡》教学反思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和动手标记,理清文章条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描写他的神态、动作、联想的段落,了解他的内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精读,学习文章表达手法。

3、情感与态度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皇统治下穷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三、教学难点:理解凡卡写信过程中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大家接触过哪些外国文学?上节课同学们初步自学了这篇课文,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并从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学习写信这部分内容。

二.情境导读,直奔重点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写信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忆。下面先请同学们看看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所写的内容中什么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书:学徒生活苦)

2.课文哪几自然段集中体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苦?(尤其是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读这几段8、10、15,尤其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凡卡在城里学徒生活的悲惨?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记号,然后谈体会。(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归纳)

①(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正确学习方法体会:

抓住重点词语: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挨打?怎样打?打成什么样?

联系下文:打昏了,连狗都不如

②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冻、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

③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独。

小结:课文就是这样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凡卡生活的悲惨痛苦。

4.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

①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幺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话。

②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把哪些词读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发发、跪下等)说说为什幺?再指名朗读。

③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因难过而写不下去)

④小结:此时此刻,凡卡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求爷爷尽快地带他离开这个火坑。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辛酸的泪珠。(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懂得朗读带省略号的地方时,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⑤体会描写凡卡写信时的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⑥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前面的四句话。

三、进行对比,突破难点

1.过渡:如果说在凡卡眼里,莫斯科的学徒生活是苦的,那么同样在他眼里,什么生活是快乐 ……此处隐藏12122个字……学效果不太让我满意的基本原因!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深钻教材,有自己的见地,然后大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这才是让人满意的课。

一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但是到底该如何调节教学设计,在另一个班级实施教学,依然没有思路!

《凡卡》教学反思13

本文讲述凡卡在险恶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始终坚信能够回到爷爷身边;在经受折磨和屈辱之后,凡卡顽强地挺过来了;虽然凡卡的忍受力达到了极限,甚至想到了死,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生存,他没有自暴自弃!这就是凡卡的坚强!这就是震撼人心的坚强!我和学生被凡卡的坚强感动着,不断地感动着……

此课的教学,前后的两个课时相互“链接”,融为一体,默读中的三个问题贯穿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三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默读完之后,依次交流,学生的默读成果分类板书。每一个问题的解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在“矛盾”之处生成新的问题,这里的新问题是对原问题的深层思考,可以留给第二课时,因此不必马上解决。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巧置悬念,吊吊学生的胃口。胃口吊一次还不够,还要吊第二次,第三次,学生都快坐不住了!第二课时学生的浓烈兴趣依然不减。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新问题出课堂。”这一课的教学我不就是在实践着这一个理念吗?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走入文本,带着成功的喜悦走出文本,引发新问题后,学生再次走入文本,带着胜利的喜悦再次走出文本!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自然而亲昵,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在享受着语文。第二课时的末尾虽然没有再产生更新的问题,但是凡卡超乎寻常的坚强,为自由而生存的坚强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里,引发的将是更加深刻的问题,留给学生的将是一生的思考。

《凡卡》的教学,默读与交流交替进行,学生不断地在文本中走进走出。每一次进出,学生都有新的发现;每一次交流,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启发;每一次产生新的问题,学生总是兴致盎然,兴趣大增。我想这就是理想的语文课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语文课也应该像说评书那样,经常带给学生“意犹未尽”的享受!

《凡卡》教学反思14

图文结合,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我在教学《凡卡》一文时,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凡卡的悲惨遭遇,激起他们对凡卡的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痛恨。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外,我还引导学生将课文的插图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通过对比,发现矛盾,产生疑问,然后讨论解决,这样做对深入理解文章中心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凡卡》一文的插图主要描绘了在圣诞节前夜,凡卡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之时,在鞋店偷偷给爷爷写信的情景。在凡卡的身后,是一个高大的鞋架,架子上摆满了各种楦头和皮靴……而文章的第十自然段中却有这样一句话:“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

当学到这段内容时,与插图对照,学生很快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鞋店有那么多鞋,而凡卡却说没鞋穿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讨论。有的说:“鞋是卖钱的,他那样穿,哪能买得起,只有有钱人才能穿上鞋”;有的说:“课文中莫斯科是个大城市,房子会是老爷们的,自然,鞋店也是有钱人光临的地方”……接着我又问:“当老板看到大冷天凡卡不穿鞋时,为什么不送他双鞋穿呢?”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那些有钱人是不会可怜、同情、帮助穷孩子的,有的只是对他们凶残的欺负,可见这个社会是多么的黑暗。

《凡卡》教学反思15

《凡卡》课文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它交织着写信、回忆、侧面烘托三条线索,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一、巧妙而别有用心的导语

“孩子们今年你们几岁了?算算有几天就要毕业了,回首童年你能用哪一个词来形容?”大部分孩子都说是幸福的、快乐的……简短的几句话却为学生很好体会主人公凡卡的痛苦童年打好底色。我让孩子讲述童年故事来抓住孩子的心,创设童年情境说感受引导学习凡卡的童年,形成鲜明的对比,注重情感体验。这个精彩的导语在课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亲切自然地进入到学习探究中。

二、长文短教,让学生走进文本

《凡卡》结构复杂,如果面面俱到的处理一节课很难处理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巧妙的以“从哪里语句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为主线展开教学,真正做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中采用扣主线、弃枝叶的方法,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段第8自然段——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让学生讨论凡卡受尽哪些折磨?体会什么样的打叫毒打?怎样被捉弄?吃的什么?穿的又是什么?然后层层深入指导:在这样的毒打下,你看到了怎样的凡卡?凝固的文本活了,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主人公仿佛血肉交融,化为一体。她把读书的权力交给了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凡卡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

三、指导朗读,引起思想共鸣。

语文教学主要借助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把教学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指导读的方式多样,富有变化。

如学生谈到第8自然段,老师问“这一段哪一个字揪着你的心?”引导学生抓住“毒”字,联系下文在书上画出毒打的词语?

接着教师出示句子“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孩子们怎样的打是毒打?”引导学生抓住“揪”、“拖”、“戳”等词进行解读的同时展开想象。当学生说到老板娘拿鱼嘴直戳凡卡的脸,师再次点拨:同学们,摸摸自己的脸,说说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在学习最后一段时,当学生逐渐明确凡卡的信不会寄到爷爷手中,而爷爷即使收到也不会来接他时,我引导学生轻读——“我们怎么忍心惊扰她的美梦,让我们轻一点,让可怜的孩子的梦做得更长一些吧!”学生在轻轻地读,悲伤却是沉甸甸的。

四、在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没有做到以学定教:

课堂上在突破难点,凡卡在乡下的乐更反衬出凡卡的苦,此时我的引导不不到位。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读出爷爷和凡卡在乡下的苦。所以课堂上有学生认为爷爷会来接凡卡,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主要是我备课不充分所致,课堂反应不机智。

2、学生缺少自我探究的机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体现得不够明显,教学设计中学生自我探究时老师的引导不够,学生的通篇思考驾御的能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磨练自己,深入备课,讲课时灵活处理教案,以学定教,心中有数,使得自己尽快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3、情感教育不突出:

虽然作者抓住了课文重点(第八自然段)的教学。学生也融入到了文本之中,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震撼,体会也不是架空的。确确实实学到了语文知识(用词的准确及表达方法)。

《《凡卡》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