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幼儿教师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女孩,她们生活在快乐的孩子之中,生活在追求新潮的现代节奏中,生活在充满朝气的阳光中。她们总希望把自己打份得漂漂亮亮的。幼儿园老师为了给自己增添一点“亮点”,喜欢佩带各种饰物:别致的戒指、高雅的项链、时尚的腰带、漂亮的胸针、可爱的发卡……这些装饰,为幼儿教师增添许多美丽,但“幼儿教师是否可以佩带饰物?”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许多争议。
我有几点感触谈一下: 1、保证幼儿的安全、健康。 2、从对孩子的良好影响。3、尽量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方面
以上就是我的3点个人感觉,希望跟大家共同讨论!谢谢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班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个体差异导致了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有的能说能唱又能跳,有的只有顽皮的劲不喜欢学习,而有的从不做声,在这个小家庭里,我们老师就是家长,就是妈妈,该如何引导如何教育呢?尤其是一些比较内向,不做声的孩子,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善表现而已。
做早操时,由于要全面观察孩子们,老师所用的小哑铃一直是由站在排头的小米负责帮忙带过来的,小米呢比较聪明伶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任务,我们也喜欢安排给她,因为她可以完成的又快又好,是老师的好帮手。有一次,小米因为感冒请假没来幼儿园,在做早操的时候,又到的哑铃操的时间了,我依旧站在原地等待孩子们那好哑铃就位做操,不一会儿,段春夷小朋居然给我送来了小哑铃,这时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她平时一直是默默无闻,不管是上课时还是在游戏时,很少听到她的声音,今天居然是她先发现小米没来,而且给我送来了小哑铃,这让我又惊讶又欢喜,然而,这又让我深思,对于像她一类的孩子,乖巧、听话、不顽皮,平时很少会注意到他们,可以说有一些忽视。其实她们也很想表现自己,可能由于胆小,不自信,丢失了许多表现自己的机会,那么我们教师又应该如何对待呢?我想,还是应该多提供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在不断的尝试中,能找到真我,做个自信开朗的小宝宝。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这学期,我带的是新招的中班孩子。开学第一天,高个子男孩小邓很快进入了我的视线,他精力旺盛,特别好动。比如,他总是摇来晃去,把小椅子摇得发出各种响声,脸上一副得意的神情;集体活动时,他总喜欢一会儿伸手去扯邻坐小伙伴的衣服,一会儿双手使劲捶打桌子,一会儿又钻到桌子下面玩;户外活动时,他总喜欢扮演奥特曼推来打去,把小朋友推倒在地,却一脸的“成就感”;别人从他身边经过,他总爱突然把脚伸出来将其绊倒……短短几天里,他几乎每天都惹出很多麻烦。我该如何去改变他呢?
记得在专业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是良好的沟通。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开始主动亲近他,而不是等他犯了错才去说理。只要有机会,我都会主动地与小邓拥抱、牵手,并且温和地看着他,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热情和接纳,然后轻松地和他聊天。渐渐地,小邓放松了戒备心理,有时候也愿意和我说说心里话了。一次他对我说:以前的老师不管我做了什么事,做得对不对,总是责怪我、批评我,有时明明不是我干的(坏事)她也怪我。看来,小邓有时候是被误解的,他变得如此调皮可能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被忽视和受委屈而自暴自弃的。所以,我想我更应该给他以信任和鼓励。从此以后,我和小邓的关系更亲密了一些。他也会主动跟我说他的事。他说,他长大了也想当个教师,在幼儿园也愿意帮助教师、小伙伴做事。听了他的话,我非常欣喜,当即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还送给他一个特别的爱称“小邓老师”。
曾经有人说过,对任何一个孩子,只要你愿意蹲下身子主动去亲近他,耐心倾听、对话,走进他的心灵,总有一天他会被你的真诚和爱感化的,直到某一天他喜欢主动和你亲近,与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你的教育就成功一半了。根据我的教育经验,一般比较调皮的孩子大多头脑灵活、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抓住小邓“喜欢当老师,乐意做事”这个特点,在一日生活中创造机会让他为班集体服务,为小伙伴做事。比如:餐后,请他帮助收拾桌椅;区域活动结束后,请他帮助收拾整理各区域的材料,并将材料归位、分类摆放;午睡和起床时间,请他帮助小伙伴穿脱鞋子、裤子、衣服等;早操时间,请他当小老师领操;户外活动时,请他提醒小伙伴注意安全问题……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小邓特别认真、投入,尤其是在材料分类上,他比其他孩子仔细。在户外活动过程中,他会有意识地思考小朋友的什么行为不安全,哪些事情不能做,然后去劝阻小朋友。为此,小邓常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同伴的称赞。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小邓老师”,他因此倍感自豪。
也许是因为小邓把旺盛的精力转移到了帮助同伴做事上,并且因为常常受到教师、同伴的赞扬而渐渐树立了信心,小邓调皮捣蛋的行为改掉了不少。一天离园时,我和他妈妈说起近期小邓的变化。小邓妈妈说:“以前小邓每天都不想去幼儿园,说因为调皮经常被老师批评。自从进了你们幼儿园,他每天都想上幼儿园了,还常常惦记着为班集体做事,责任意识增强了,回家也会帮着大人做事,变化特别大。他嘴上还常说:我要去上幼儿园,我还要当好我的小邓老师!”听了小邓妈妈一席话,我感到很欣慰,也颇有成就感,因为我让这个孩子重新树立了信心,回到了健康成长的轨道。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区域活动时,董昭良在结构区拼插房子时,怎样也不能结合到一齐,他似乎失去了信心,准备拆了,不拼了。我连忙走过去说:“呀,这房子立刻就要成功了!”董昭良说:“教师,我插不起来。”我说:“教师和你一齐来试试好吗?”他点点头。当快要围合的时候,我提议再加几片积木。不一会儿,房子搭好了。此时,他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笑着跳了起来:“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当孩子因为技巧出现问题而影响游戏时,教师要与幼儿一齐探索,祝他一臂之力,并共享成功的互动过程,间接培养了幼儿的坚持到底的品质。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要当一个好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成绩,能否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大学等等,而且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个性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的帮助他改掉缺点。
但有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一些心理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孩子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更可怕的是,处处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肯定、需要赏识。家长用别的孩子作例子为自己孩子树立榜样,目的在于“激将”,殊不知,却易导致孩子自信心的丧失和崩溃,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6通过读一篇 ……此处隐藏4461个字……马上上床睡觉,也不让其他小朋友上床睡觉,而是叫他们站在床边,可是为什么要“罚”他们站,谁也不知道……于是,他妈妈就给我发来了这条短信……
事情终于搞清楚了,可心却沉沉的,一点也轻松不起来。原来,因为幼儿园条件的限制,我们班的活动室在一楼,但午睡室却在四楼。虽然一直教育孩子们上楼梯的时候“要安静,不能跑,一个跟着一个走”,可走到四楼,特别是盛夏的时候,几乎每个小朋友都气喘吁吁。为了孩子的健康,每一次进午睡室的时候我们都会叫孩子先在床边站着休息一会儿,直到不喘了才上床睡觉……
我以为,这么“简单”的事,这么“容易理解”的事,我们懂,孩子也一定懂,所以也就没有作特别的强调。谁知道,“误会”还是产生了。
跟孩子们解释了“罚站”的原因后,我忙给安安妈妈回了个电话,虽然安安妈妈一再道歉,可我心底的这个结并没有马上打开。不管如何,在这场不大也不小的风波中,我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也知道了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更细心、更用心,并要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关爱。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3小斌的爸爸要去新疆工作了,临行前满怀心事地找到我:“郭老师,孩子平时在家特别能喝水,可在幼儿园喝得很少,回到家就使劲喝,我们让他自己跟老师说要喝水,可这孩子性格内向。这不,只好我自己跟您说了,麻烦老师操心了!”小斌平时少言寡语,在我的印象里,他基本上是和其他的孩子一起排队接水喝的,倒没有发现他有这么大的“水量”。看着家长一脸的愁云,我由衷地说:“您放心吧,我们老师一定会尽心照顾好小斌的!”
听完小斌爸爸的话,我自责没有做好小斌的家园沟通工作,竟不知小斌在喝水方面的特殊需求,深感平时疏忽了对小斌的关注。我蹲下身子,抚摩着小斌的头说:“小斌,你知道吗,人如果体内缺水会有生命危险的。你在家真好,能主动地喝水,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感谢你呢!在幼儿园喝水为什么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呢?”他看着我,欲言又止,重又低下了头。我趁势微笑着把他揽在怀里:“小斌,老师像妈妈,没关系,老师妈妈想知道呢!”
“我不敢。”小斌低着头小声断续地说。
“为什么?”
小斌又不语了。
“幼儿园就是家啊,老师不是说了吗,你们有两个家,一个小家,有爸爸、妈妈和小斌,还有一个大家,就是我们小一班啊!”
“我怕。”小斌低着头,声音小到我几乎听不见。
就是这两句小到几乎听不见的话,使我意识到小斌对我和我们这个班级还没有产生认同感和接纳感,还不能融人到这个集体。幼儿园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他的心扉是闭着的,这样怎么能让他在幼儿园喝水像在家里一样无拘无束呢?
“小斌,老师不知道你特别喜欢喝水,老师做得不够好,对不起。以后喝水时多接些,想喝就去接,如果遇到上课时间,只要悄悄地,不影响小朋友就行,老师不会说你的,不用怕。”小斌怯怯地看着我,腼腆地点点头。
“那咱们拉勾!”
我知道,引导小斌这样内向的孩子,不能单靠我一两句特别关照的话,更需要在我们的接触中,在每一个细微处来体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
以后的日子里,我有意识关注、关怀小斌,帮他系鞋带,看他有没有露肚皮,和他说话语气缓慢、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并力图做到蹲下身子以达到和他平视;拉着他的小手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创造条件引导性格活泼、能力强的同伴主动带他一起玩;时时用平和友善的目光关注他,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抿嘴、一个俏皮的扮相……我和小斌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
私下里,我和小斌有个约定:如果每次多接些水,喝完后就能得到一个小吸管,一天当中如果集到五个以上的小吸管,到离园时就能得到老师为他用纸折的小动物。渐渐地,小斌得到的吸管多了,但大多是在我主动提示下才得到的。要让小斌做到按自己的需求喝水,使“要他喝”变为“我要喝”,还差那么一点点儿。我的期望是那样的迫切,但又深知不能心急,尤其像小斌这样内向的孩子,如果在他面前稍微露出那么一丁点儿的急噪、不耐烦,触动他敏感的内心,那我就会前功尽弃。为了尽量不打扰其他幼儿,也为了避免接水时引起同伴的关注让敏感的小斌感到不自在,我把小斌的座位排在了离水桶最近的位置。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在一天天地努力,也在一天天耐心地等待。有一天在区角游戏中,我发现,小斌朝热水桶看了几眼之后又有些犹豫地朝我看,我知道他想喝水了。我庆幸自己捕捉到了这一时机,我的嘴立马向上抿起、眼睛一眯、微微点头,以示鼓励,然后目光似离非离。只见他忐忑地离开坐位、胆怯地拿起水杯、接水、喝水、悄悄回到坐位。小斌终于迈出了质的一步,虽说这一步带着些许谨慎,但我相信有了这质的一步,一定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此时的我内心是那样的激动与欣慰,他认同了和他朝夕相处的老师、认同了自己的班级,我多日来努力营造的和谐、温馨、安全、接纳的班级氛围使他紧闭的心扉敞开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小斌确实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喝水了。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小斌较以前活泼了,课堂问答的时候也能看到他高举的小手,有时还会向我“报告”情况了。
一件喝水的小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意义: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小社会,为他们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激活他们的个性,释放他们的天性,就可以为他们未来走向大社会培养健康独立的人格。这是幼儿教师的天职!
编辑:cicy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4常规培养——我喜欢你
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玩玩具,总会有人把玩具乱扔一地。一次,梓越在玩玩具时,把玩具扔了一地,我过去告诉他:请你把玩具放到筐里,我喜欢你。”孩子听了“我喜欢你”这样的话语,往往会当成是表扬。果然,他一回家就告诉了他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说我是个好孩子。”
其实孩子常常因为认识不足和理解不当产生心理错觉,用想象的情节代替记忆中不确切的部分,也就会发生这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通常采用随机教育,让梓越和其他小朋友明白,究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自己应该怎么做。
现在,孩子们玩玩具都知道了,不玩的玩具放筐里,不乱扔。如果谁扔了,小朋友还会去提醒乱扔的小朋友“乱扔玩具,不是好孩子。”
瞧瞧,多懂事的孩子们哪!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快到放学的时间了,我发现菲菲的口袋里有好几个玩具小积木。于是,我对所有小朋友说:"快放学了,老师跟小朋友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老师会把小积木变到你们的口袋里哦。"
听到我的话,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只有菲菲左顾右盼,神情有些许的不自然。我接着说:"先让我们一起来给玩具施加魔力吧,跟老师一起念'魔力魔力变变变,玩具变到菲菲的口袋里'我们一起来看看菲菲的口袋里有什么吧!"我把菲菲请上了讲台,让他把口袋里的玩具拿出来,孩子们对此兴奋不已,趁孩子们高兴的时候,我小声的对菲菲说:"幼儿园的玩具是所有小朋友一起玩的,不能把他们带回家自己玩哦!要不然玩具会找不到自己的家的。"听完我的话,菲菲脸红的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菲菲再也不随便拿幼儿园的玩具了,还主动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跟小朋友一起玩呢!
文档为doc格式